《追风筝的人》: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是和自己相处

“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,长大后只能是个懦夫。”小说《追风筝的人》中,父亲的一句话,为阿米尔的半生煎熬定下基调,由此引出一场25年的人性纠葛大戏。

阿米尔和哈桑本是形影不离的玩伴,可阿米尔却屡次背叛好友,将哈桑置于厄运的深渊。

此后多年,阿米尔一直彷徨不安,终于在成年后决定克服软弱、偿还罪孽,走上自我救赎之路。

书外,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被搬上荧幕,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提名、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荣誉,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初看小说,无不为阿米尔的胆小怕事而愤懑、为父亲欺瞒的真相而震惊。但站在成年人的世界仔细想来,却也不难发现这些都是人间真相:善恶交织、光影并存本就是真实的人性。

他本是养尊处优的少爷,想要什么唾手可得,但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亲的赞许,迎接他的只有父亲冷漠的脸和严厉的苛责。

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严肃的父亲居然对仆人的儿子哈桑关照有加,不仅为哈桑劳心费神地筹备生日礼物,还为他花重金治疗兔唇。

父亲对哈桑的关爱让阿米尔心中的嫉妒像野草一样疯长。他认定是哈桑抢走了自己的宠爱,夺走了自己的父亲。尽管哈桑对他百依百顺,却依然平息不了他心中的妒火。

此时,阿米尔正在目睹一切,却没有挺身而出,任凭哈桑在一堆小混混中受尽。

他宽慰自己,这是哈桑分走父亲宠爱应付的代价。只是无论他怎么为自己开脱,一想到哈桑沾满鲜血的裤子,他还是羞愧难当。

在良心的日夜折磨下,他选择逼走哈桑。他诬陷哈桑偷窃了自己的东西,逼仆人带着哈桑离开这个家。

电影《东邪西毒》中有句台词:“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,只要你尝试过嫉妒。”

在阿米尔眼里,哈桑是仆人,是兄弟,更是对手。不管是因为一时糊涂酿成大错,还是因为一己私利不辨是非,背后都是嫉妒的在作祟。嫉妒一旦生根发芽,很快就会破土而出,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恶意。

人性是复杂的,谁都躲不过贪嗔痴。恶魔只要被放出来一次,就会有后来的无数次。

人性从底线被打破的那一刻就会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所以,永远都不要轻易撕开“恶”的口子。

后来,阿富汗战乱频仍,阿米尔和父亲移居美国,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。可是,哪怕远离了故土,远离了哈桑,那段往事却一直啃噬着阿米尔的内心。

突然有一天,老友拉辛汗的一通电话,在他心中掀起惊天骇浪:“来吧,这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。”

见到拉辛汗后,欺瞒已久的谎言也被揭开。原来,哈桑是父亲的私生子,也是自己的亲兄弟。惊愕之余,阿米尔才意识到当初的行为有多么不堪:不仅对哈桑见死不救,还将他赶出家门……

一波接一波的愧疚涌向阿米尔,他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痛恨不已,然而更令他痛心的是,哈桑早已去世,只留下一个下落不明的儿子索拉博。

此刻,对阿米尔而言,赎罪的唯一办法,就是将索拉博找回来,不再让他流离失所。

他在美国婚姻美满、事业有成,如果在战火纷飞的喀布尔发生意外,自己积累半生的财富就会化为乌有。更重要的是,他完全可以花钱雇人找回孩子,没必要亲自涉险。

人性就是如此复杂,既斟酌得失,又懊悔不堪;既精致利己,又问心有愧。谁不是一边权衡利弊,一边又害怕自己良心不安呢?

一个人的品性并不是非黑即白,世间事也并不一定能分是非对错。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处在“灰色地带”,光辉与晦涩并存。

真正勇敢的人,敢于凝视内心的狼藉,会在善与恶之间选择更靠近光明的那条路。

无论一个人的过往如何,当他敢于正视自我、直面过去的时候,便是成长的开始。

终于,阿米尔决定亲自找回索拉博,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,孩子被童年哈桑的阿塞夫掳走。

懦弱的阿米尔鼓起勇气,打了人生中第一场架:他的牙齿掉落,肋骨折断,内脏破裂出血。可在伤痛与血泪的洗礼下,他反而如释重负,笑得酣畅淋漓。

在这场战斗中,阿米尔被打得遍体鳞伤。情急之下,索拉博拿起弹弓,打瞎阿塞夫的左眼,两人得以出逃。

阿米尔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、置办精美的房间,报名各种课外活动,可孩子始终沉浸在痛苦中,不发一言。

直至一次,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,说出了冥冥注定的那句话: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。”

追风筝、为你千千万万遍……这些哈桑对阿米尔做过的、说过的一切,如今宿命般地轮回在阿米尔身上,而在种种温情的感化下,索拉博的内心伤口逐渐愈合,露出久违的微笑。

因果就是一张大网,所有人都难逃其中:犯下的罪,作下的恶,皆会如数奉还;施行得善,种下的因,都会来日相报。

曾经,阿米尔胆小如鼠、懦弱怕事,无数次躲在哈桑身后,25年后,他穿过险峻的地域,为索拉博千千万万遍挺身而出。

人要打开心结,一边靠直面过去,一边靠自我救赎。往事无法逃避,痛苦也不能自行消退,人只能在一次次的自我审视中获得新生。

放下执念、接纳自己,是人生路上恒久的课题。接纳自己的懦弱,也相信自己的勇敢;接纳自己的过错,也相信自己会蜕变;接纳自己是一个有阴暗面的人,但永远向阳生长。

一个人无法抹杀自己的过去,只能以余生之力为自己的决定买单。幸运的是,虽然没人能十全十美,但每个人都能不断踏上通往更好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