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SC全面国产化带来了什么?
以GPSC为代表国际品牌的全面国产化,意味着无论国产品牌还是国际品牌均是国产医疗设备,双方又回到了拼产品、拼价格、拼服务的时代,一方面促进了国产品牌的进步,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将更加受益。
“行业分析”系列第20期,讨论以GPSC为代表的国际品牌国产化,给我国医学影像行业带来的可能变化。
近期,西门子高端双源CT:Force、Drive获得NMPA批准,飞利浦高端DSA:Azurion 3M15、全球首台低液氦磁共振:Ingenia Ambition走出苏州影像基地,佳能医疗也宣布将在大连工厂量产其高端320排CT:Aquilion ONE GENESIS,加上此前一直在积极推行全面国产化的GE,这标志全球四大医学影像企业(GPSC)全方位押宝他们的、也是全球的第二大市场:中国。
知乎上有个问题:到底什么算是国产医疗设备?产地还是品牌?
评价是否国产其实是有权威解释的,即一个部门、一部法律、一张证,简言之:对于在我国上市的医疗设备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基于《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》依照法定程序,对拟上市销售、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、有效性进行评价,经过审查通过的批准后,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。 所有医疗器械注册信息都可以从国家药监局官网查到。
1)境外医疗器械注册证,即我们常说的进口设备,开头为:国械注进XXXXX,第一个XX为注册年份;
2)境内医疗器械注册证,即我们常说的国产设备,开头为:国械注准XXXXX,第一个XX为注册年份;
需要说明的是,“国产”不仅限于“国产品牌”,还包括在国内生产注册的“国际品牌”。以4大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巨头为例:
1)GE,除个别产品(如APEX、Premier等高端CT、MR)及产品线(如DSA、PET/CT、PET/MR)外,已实现CT、MR、普放、超声、造影剂等设备的全面国产化。
2)西门子,已实现CT、MR、普放、超声等产品线的国产化,包括Force和Vida等高端CT、MR。此外,在无锡还设有除德国外的唯一一家球管工厂。
3)飞利浦,已实现CT、MR、DSA、普放、超声等产品线的全面国产化,包括即将走出苏州工厂的皓克Spectral CT和Elition等高端CT、MR。
此外,瓦立安、医科达、岛津、锐珂、万睿视、科罗诺司等知名品牌也已将部分生产线搬到中国,这是因为:
一方面,我国早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学影像设备市场,未来还未越来越大,谁又能不爱这个充分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呢?
另一方面,虽是在商言商,也必须承认他们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科研及市场人才,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升级。而全面国产化的他们,将更好推动了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发展,包括人才、核心部件、最新产品与技术,等等。
2000年,全球产业链三大核心是美国、日本和德国,我国只占极小一部分;20年后,中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,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,全球产业链三大核心也变成了美国、中国和德国。
不过,根据《科技日报》,目前仍有35项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“卡脖子”技术。其中,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位列第30项。
以四大医学影像设备CT、MR、PET(含PET/CT、PET/CT)、普放(含DSA、DR/DRF、C形臂、乳腺机)为例,除普放已基本实现球管、探测器、高压发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全面国产化外,其他CT、MR、PET等产品线仍存在大量未掌握的核心技术。比如,低液氦磁体、SiPM硅光电二极管、模数转换器(ADC)等等;尤其是以CT为甚,其中CT球管(含DSA球管)堪称“卡脖子”天花板。
攻克关键零部件,没有“弯道超车”,甚至也没有“换道超车”,必须一步一个脚印,我们还有很长的要走。
GE、西门子、飞利浦(当立)、佳能、万睿视、斯派曼、瓦立安、医科达、岛津、锐珂、万睿视、科罗诺司等知名国际品牌的深度国产化,将进一步为我国带来大量研发人才,进一步推动国产供应链融合、升级: 比如,GE国内生产产品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85%以上,其北京工厂的2000多个元器件由600多个本土供应商提供的。 比如,西门子和上海电气签订战略协议,将与上海电气携手在中国将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领域国产化,也不断提升上海电气在国内医疗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; 比如,飞利浦和赛诺联合战略合作,不仅使飞利浦率先完成PET/CT本土化,也有助于赛诺联合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,堪称1+1>2的双赢合作。
更重要的是,我国大量CT、MR、PET、XR等整机厂商和球管、高压发生器、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创始人、总监等大量研发和市场人员都来上述企业,未来还将为我国带来更多专业技术人才。
众所周知,全球有四大医学影像设备市场,分别是美国、日本、欧盟和中国。其中,美国长期独占近40%的市场份额,日本位居其次。
今天,我国早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,这使知名国际品牌更重视中国市场,更在乎中国用户的需求。对我国医疗机构来说,有两大好处:
其一,以前我国医疗机构长期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更先进的设备、更前沿的技术,甚至落后三年、五年;而全面国产化的今天,我们肯定可以和欧洲、美国同步,甚至我们可能更早,因为大量设备均是中国研发,向全球发货。
其二,以GPSC为代表国际品牌的全面国产化,意味着无论国产品牌还是国际品牌均是国产医疗设备,双方又回到了拼产品、拼价格、拼服务的时代,一方面促进了国产品牌的进步,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将更加受益。而以上,似乎只是刚刚开始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