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妈妈,学校的虾仁炒蛋臭了,我一闻到就吐了!”9 月 15 号那天,上海好多家长都收到了孩子这样的哭诉。本以为只是个别学校的小插曲,没成想一打听,好几所学校的孩子都吃到了 “发臭的午餐”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背后供餐的公司,竟然是每天给 50 万份学生餐 “掌勺” 的 “巨头”—— 绿捷实业。前有西贝预制菜遭吐槽,现在连孩子碗里的虾仁炒蛋都能变臭,我们到底还能放心吃点啥?
先说说那天学校里的场面,简直让人心疼。不管是 A 套餐还是 B 套餐,都有虾仁炒蛋这道菜,可一打开饭盒,味儿就不对了。有的孩子说 “像坏了的鱼干,臭烘烘的”,有的尝了一口直皱眉 “是酸的”,还有小姑娘没见过这阵仗,当场就吐了。老师反应倒快,赶紧喊 “别吃了,都扔了”,之后发了点饼干面包垫肚子。可家长们一看那面包的配料表,密密麻麻写了一整页,心里更不是滋味:“孩子饿肚子就算了,这替补的零食也不放心啊!”
展开剩余79%更让人不解的是,第二天学校换了餐,虾仁炒蛋是没了,但餐盒里还留着挖掉菜的痕迹,像极了 “想掩盖啥”。家长们这下彻底坐不住了:“一份两份出问题是巧合,这么多学校同时踩雷,供餐方到底在搞啥?”
很快,大家扒出了背后的绿捷实业。这公司名头可不小,说是覆盖上海 16 个区,给 500 多所中小学、幼儿园供餐,每天要做 50 万份饭,去年还被夸是 “行业龙头”。可评论区早就藏着家长的抱怨:“20 块钱一份的餐,尽是些冷冻复炸的,我家娃开学两周瘦了 3 斤”“孩子天天带榨菜去,说饭没味儿咽不下去”。更离谱的是,有人发现这公司主业压根不是做学生餐的,而是搞生猪养殖、饲料生产的 —— 从养猪跨界给孩子做饭,这跨度也太大了吧?
更让家长火大的是,就这么一家 “跨界” 公司,8 月份一个月就中标了 22 家上海学校的供餐项目。有家长忍不住吐槽:“这公司到底啥背景?为啥有‘前科’(之前有生命健康权纠纷)还能拿这么多订单?” 有懂行的人说,学校供餐招标本该层层把关,资质、卫生、菜品质量都得查,可绿捷能在短时间内拿下这么多单子,让人不得不怀疑 “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”。
面对质疑,绿捷的回应堪称 “敷衍天花板”:“就是虾仁里有沙,不是所有批次都有问题,我们会加强管理。” 这话谁信啊?沙子能吃出酸臭味?家长们直接怼回去:“要是真只是有沙,孩子顶多挑挑就吃了,犯得着吐吗?” 更气人的是,记者一开始联系公司,根本没人接电话,直到舆论闹大了才出来 “走个过场”。
9 月 18 号,教育局和市场监督局终于出面,说已经把餐品样本送第三方检测,一周内出结果,还承诺 “落实学校负责人配餐制度,加大企业监管”。可家长们心里还是没底:“光查几份样本有啥用?得查清楚这一批次的饭,从买菜、做饭到运输,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!”
要知道,现在天儿还挺热,餐品从工厂到学校,保温、运输稍有差池就容易变质。要是食材本身就不新鲜,或者制作时卫生不达标,那出问题是早晚的事。有做餐饮的网友说:“每天 50 万份餐,供应链管理得多严格啊,稍微松懈一点,就可能出纰漏。可绿捷倒好,连最基本的‘不发臭’都做不到,还谈啥营养?”
更让人担心的是,绿捷供着 500 多所学校,这次只是闵行、徐汇等区的学校爆了雷,那其他区的孩子吃的饭就一定安全吗?有家长提议:“不如让家长代表去供餐工厂看看,从食材入库到饭菜出锅,全程盯着,这样心里才踏实。” 毕竟现在很多学校都取消了自营食堂,全靠外面配送,家长们除了相信供餐方,几乎没啥办法。
其实家长们的要求真不高,不求孩子顿顿吃大餐,就希望那口饭是新鲜的、干净的,吃了不会闹肚子。可现在倒好,连这点最基本的安全都保证不了。前有西贝预制菜被吐槽 “没锅气”,现在又来个 “臭鸡蛋事件”,难怪大家会慌:“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,孩子的午餐都能出这事儿,其他地方的校园餐,真不敢细想。”
现在大家都在等检测结果,但更多人心里清楚,就算查出了 “变质原因”,也只是第一步。真正该查的,是绿捷怎么拿到这么多学校订单的,日常监管为啥没到位,还有那些没爆雷的学校,餐食到底有没有问题。毕竟孩子的食品安全,容不得半点马虎,一次疏漏,伤的可是成千上万家庭的心。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发布于:辽宁省配资宝app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